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节约,更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商品涉税规范申报目录》中再生纸浆以及再生塑料的申报要求。
一、再生塑料申报要素解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再生塑料按塑料原料管理,归入品目3901至3914项下。
要素包括品名、外观、成分含量、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比重、底料来源、级别、品牌、型号、签约日期、用途等。
01外观(形状;颜色等)
指商品本身实际的外观状态情况,主要指商品的颜色、形状等表观性状。例如,税目39.01项下商品可填报“颗粒;白色等”。
02成分含量
指商品中包含的各种物质种类及其含量。成分应用化合物名称填报,避免笼统填报为“添加剂”“助剂”“其他”等,各化合物含量相加应为100%,例如“聚乙烯97%,聚氯乙烯3%”。
03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
单体单元指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等反应而变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一般是不饱和的、环状的或含有两个或多个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需填报单体的种类和含量。“成分含量”与“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应明确区分。例如,税则号列3901.1000项下聚乙烯的“成分含量”可填报“聚乙烯100%”;“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可填报“乙烯100%”。
04比重
税目39.01项下聚乙烯根据不同比重归入不同子目,申报时应根据货物实际情况填写。
05底料来源(再生料、瓶片料、新料、副牌料等)
进口的税目3901-3914项下的塑料,如果来源于回收的废塑料应填报“再生料”,如果是由回收塑料瓶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碎片状塑料应注明“瓶片料”;如果是正常由低分子原料聚合得到的初级形状的塑料,则填报“新料”,如果是正常由低分子原料聚合得到的初级形状的塑料但一种或多种性能指标达不到新料标准的,应填报“副牌料”。
06级别(正品、非正品)
指商品性能是否达到生产时的预设标准,若商品符合生产预设标准则填报“正品”,若商品一个或多个性能指标不符合生产预设标准则填报“非正品”。
★★★级别应从括号内“二选一”填报
07型号
指代表不同性能、用途和规格的产品代码,有的厂家称为“牌号”。例如,子目3905.91项下“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共聚物”GAF厂生产的型号(或牌号)“AFQUAT755N”或“GAFQUAT755N”。
08品牌(中文或外文名称)
指制造商或经销商加在商品上的品牌标志,实际需要申报中文或外文品牌名称。例如:“Mitsui 三井”等。
★★★无中文及外文品牌的,应申报“无中文及外文品牌”,不可简单申报为“无”。
09签约日期
指供求双方企业合同签订的日期,填报具体日期即可。例如,“20200701”。
10用途(薄膜级、注射级、吹塑级、注塑级、拉丝级、电缆级等)
指该章商品应用的方面、范围。税目3901-3914的“用途”是指有下游加工级别(如“薄膜级”“注射级”“吹塑级”“注塑级”“拉丝级”“电缆级”等)的,按加工级别申报;无明确下游加工级别的,填报商品应用的方面、范围,即实际用途。
申报示例
例 3901.2000
申报要素:品名|外观(形状;颜色等)|成分含量|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比重|底料来源(再生料、瓶片料、新料、副牌料等)|级别(正品、非正品)|品牌(中文或外文名称)|型号|签约日期|用途(薄膜级、注射级、吹塑级、注塑级、拉丝级、电缆级等)
黑色颗粒|聚乙烯100%|乙烯单体比例100%|0.95|再生料|正品|无中文及外文名称|无型号|20250220|拉丝级
例 3903.1990
申报要素:品名|外观(形状;颜色等)|是否可发性|是否改性|成分含量|单体单元的种类和比例|底料来源(再生料、瓶片料、新料、副牌料等)|级别(正品、非正品)|品牌(中文或外文名称)|型号|签约日期|用途(薄膜级、注射级、吹塑级、注塑级、拉丝级、电缆级等)
白色颗粒|非可发性|未改性|聚苯乙烯100%|苯乙烯100%|再生料|正品|无中文及外文名称|无型号|20241226|注塑级
二、再生纸浆申报要素解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税则》,再生纸浆归入品目4706.2项下。要素包括来源、外观、原料种类。
01来源(从回收纸或者纸板提取的)
指货品是从何种物品提取而得的,例如税则号列4706.2项下商品填报“从回收纸或者纸板提取的”。
02外观
指货品的外观形状。可填报“块装”“板状”“絮状”“卷筒状”等。
03原料种类
如美废13号。
申报示例
例 4706.2000
申报要素:品名|来源(从回收纸或者纸板提取的)外观|原料种类
从回收纸板提取的|平板状|美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