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宁波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装载着31.3吨保税润滑油的车辆停靠在“CAPE GENESIS”轮旁。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润滑油在完成供船作业后,企业才向宁波海关申报通关。随着保税润滑油顺利装载上船,标志着宁波首票保税润滑油“先供船、后报关”业务成功落地。
“传统模式下,我们需要先报关后供船,遇到船期调整或紧急订单时,非常被动。”宁波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朱晶晶说,新模式供船像走“绿色通道”——船到直接供油,报关手续后补。“特别是对锚地供油等时效性强的业务,可以灵活调整订单供货数量,无需进行报关单删改单操作,供船效率有效提升。”
作为全球第四大加油港,宁波舟山港年保税润滑油需求量超过4.5万吨。宁波海关自贸处自贸区和特殊区域监管科科长王新长介绍,“先供后报”模式通过流程优化,将报关环节后置,在确保监管效能的同时大幅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海关建立了“事前备案+事中监管+事后核查”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实现供油作业全流程风险监控。
“先供船、后报关”模式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获批以来先行先试的一项政策创新探索,也是海关服务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宁波海关聚焦大宗商品“储运—贸易—服务—加工”全链条,推出一系列监管创新举措,为大宗商品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针对大宗商品仓储周转需求,宁波海关创新推出“预验收”机制,为浙江国储物流公司等企业破解了仓储扩容难题。在大宗商品加工贸易领域,宁波海关推行的原油单耗标准改革成效显著。
“改革让单耗管理更贴合生产实际,我们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镇海炼化关务负责人表示,海关通过建立工艺参数模型,将刚性单耗管理转为柔性风险参数管理,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宁波舟山港正在海关创新监管的助力下跑出发展“加速度”。数据显示,今年1-7月,宁波口岸原油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进口额超1400亿元。
相关阅读
Related News“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为高水平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2025-08-26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海关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前7个月宁波口岸进出口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6.3%
2025-08-15
据宁波海关统计,1-7月,宁波口岸申报进出口1.5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0.6%;进口3736.1亿元,下降5.2%
上半年浙江宁波口岸出口破万亿元人民币
2025-07-24
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宁波口岸申报进出口1.3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出口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宁波出台新一轮跨境贸易便利化“20条”措施
2025-05-30
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宁波将优化出口“新三样”监管模式、提升进出口药食产品通关便利度、壮大汽车出口整体竞争力
今年前4个月宁波口岸进出口同比增长11.5%
2025-05-15
据宁波海关统计,1-4月,宁波口岸进出口8724.2亿元,同比增长11.5%
新华全媒+丨守国门、促发展——海关总署介绍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2024-08-02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