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AI Continent Action Plan),致力于成为全球AI领导者。该计划通过五大核心领域推动AI发展:扩大AI计算基础设施(如AI工厂和超算网络)、提升高质量数据获取(数据联盟战略与数据实验室)、加速战略行业AI应用(制造业、医疗等)、强化AI人才培养(技能学院与国际人才引进)、简化监管合规(AI法案服务台与沙盒机制)。文档附件列出13个EuroHPC AI工厂的具体信息,涵盖17个成员国,聚焦健康、能源、制造业等关键领域,计划投资超100亿欧元升级算力设施。
一、基础设施:构建泛欧AI算力网络
1、AI工厂(AI Factories)的规模化部署
截至2025年3月,共选定13个AI工厂,覆盖17个欧盟成员国及2个EuroHPC参与国(冰岛、以色列等),总投资在2021-2027年期间达100亿欧元。2024年首轮选拔7个工厂,2025年新增6个,配套新建9台AI优化超算并升级1台现有超算(如西班牙MareNostrum 5),算力较当前提升三倍以上。
作为“动态生态系统”,整合超算、数据资源、培训设施,支持从模型训练到推理的全生命周期。例如,芬兰LUMI AI工厂(LAIF)提供从“HPC入门到专业开发”的一站式服务,连接企业、高校与公共部门。支持跨领域应用,如德国JUPITER AI工厂聚焦医疗、能源与气候,利用欧洲首台百亿亿次超算JUPITER推动基础模型研发。
通过EuroHPC联合项目作为“单一入口”,用户可访问所有工厂资源,优先保障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及欧盟资助项目的算力需求(如简化行政流程)。非欧盟参与国可设立AI工厂天线(Antennas),远程接入主工厂算力(如瑞士通过天线使用邻国工厂资源)。
2、AI超级工厂(Gigafactories)的战略布局
瞄准通用人工智能(AGI)及前沿模型(超百万亿参数),单设施需集成超10万台先进AI处理器,配套高效能数据中心,对标CERN的科研协作模式。计划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部署5个超级工厂,利用InvestAI计划筹集200亿欧元(含欧盟预算、成员国资金及私人投资),首个项目于2025年启动意向征集。
推动欧洲在AI芯片设计与制造的自主化,结合《芯片法案》修订,目标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如EuroHPC的DARE计划开发RISC-V架构AI芯片)。聚焦“moonshot项目”(如医疗、生物技术),通过跨学科协作加速科学突破。
3、云与数据中心能力提升
欧盟数据中心容量落后于中美,依赖非欧盟云服务,存在经济安全风险。目标通过《云与AI发展法案》简化审批流程(当前平均审批周期48个月),五年内将容量提升三倍,2035年满足本土需求。
对符合能效、循环经济标准的数据中心提供快速审批与公共支持,配套《能源sector数字化路线图》优化电网接入,《水韧性战略》减少水消耗。建立欧盟云服务市场,强制云服务商支持“数据切换”(Data Act条款),提升本土云商竞争力。
二、数据支持:打通高质量数据流通链路
1、数据联盟战略(Data Union Strategy)
解决AI模型训练数据稀缺问题,通过跨部门数据互操作性与共享机制,构建可信数据生态。2025年启动公众咨询,Q3发布战略文件。
建立数据实验室(Data Labs),作为AI工厂的配套设施,整合欧盟数据空间(如健康、能源数据),提供数据清洗、合成数据生成等工具。例如,意大利IT4LIA工厂通过数据实验室连接国家农业数据仓库。推动语言数据整合,如ALT-EDIC联盟汇集17国语言资源,目标提升多语言大模型能力,助力欧盟内部贸易(潜在增长3600亿欧元)。
2、sector-specific数据应用
依托《欧洲健康数据空间》法规,安全共享跨境医疗数据,减少AI模型偏见(如德国JUPITER工厂支持医疗影像AI开发)。
通过欧洲开放科学云(EOSC)与哥白尼计划,开放科研数据与地理空间数据,支持AI驱动的科学发现(如气候模型优化)。
开发Simpl云软件,降低数据空间管理复杂度,促进中小企业参与数据共享。
三、行业应用:加速战略领域AI渗透
1、Apply AI战略与sector聚焦
瞄准14个战略行业,包括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农业、金融、公共部门等,2024年欧盟仅13.5%企业采用AI,目标通过政策激励提升至全球领先水平。
行业定制化方案。如西班牙ARACNE项目通过机器视觉优化纺织生产,德国Gas Grün利用AI提升沼气厂能效,均由欧洲数字创新中心(EDIHs)提供技术支持。公共部门引领:在医疗、教育、司法等领域试点AI应用,如法国AI工厂开发政务自动化工具,希腊Pharos工厂支持文化遗产数字化。
2、技术扩散与中小企业支持
2025年起,EDIHs升级为“AI体验中心”,提供算力接入、监管沙盒测试及技能培训。例如,爱沙尼亚EDIH帮助初创企业Mindchip开发船舶自主导航系统,通过“先测试后投资”模式降低风险。
通过Horizon Europe与Digital Europe计划投入7亿欧元,支持生成式AI在制造、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如意大利ArtCentrica项目利用AI开发交互式艺术教育工具。
四、人才培养:构建全链条AI技能体系
1、专业人才培育
扩大AI相关本硕博项目,如Erasmus+支持欧盟大学联盟开设生成式AI学位,AI技能学院(2025年启动)提供学徒计划与国际奖学金,目标每年培养数千名AI专家。设立AI研究理事会(RAISE),整合欧盟科研资源,推动“科学+AI”交叉创新,2026年启动试点。
通过“MSCA Choose Europe”计划与《签证战略》优化人才引进流程,允许非欧盟研究者通过“蓝卡”快速落户,目标2026年设立首批跨国“人才门户”。
2、全民AI素养提升
依托EDIHs提供行业定制化课程,如制造业工人学习AI质量控制工具,2025年计划培训超10万名从业者。建立AI素养知识库,普及伦理与安全使用知识,配合《AI法案》要求企业公开高风险系统信息。
五、监管与合规:平衡创新与风险
1、《AI法案》落地支持
2025年7月设立AI法案服务台,提供定制化合规指导,开发决策树、自我评估工具等,重点帮助中小企业理解高风险AI的技术文档与认证流程。成员国建立监管沙盒,允许企业在受控环境中测试创新方案(如自动驾驶AI),2026年全面运行。推动AI伦理标准与国际接轨,如与OECD合作制定通用AI行为准则,同时整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确保数据隐私合规。
2、简化行政流程
通过公众咨询(2025年4月启动)收集行业反馈,计划发布合规模板、举办线上培训,减少重复审批。例如,对符合能效标准的AI工厂项目,可豁免部分环境评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