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阿拉来“进”货|“全勤生”与捷克水晶一同踏上中东欧快车

发布时间:2024-11-07 来源:甬派客户端

  5日下午,捷克工贸部部长携团来访;

  6日上午,欧若拉水晶朱鹮系列新品发布会;

  8日上午,日韩驻沪总领事莅临展位,鉴赏新品;

  ……

  作为进博会七届全勤生,捷希亚(宁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瑶此次进博会的日程满满当当。

 

 

捷克欧若拉水晶展位。本文图片均为孙宇卓/摄

 

 

  “今年,我们准备了近百件新品,‘朱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系列,我们为此研发了一年。”郑瑶向记者介绍,本次新品使用了电脑印刷的最新技术,让图案更清晰,与水晶底色完美融合。

 

 

欧若拉水晶朱鹮系列新品。

 

 

  每年在现场发布新品,几乎是欧若拉水晶与进博会的一场“约定”。比进博之约更早的,还有——

  时钟回拨到9年前,宁波市政府自捷克招商引资欧若拉水晶馆进入宁波,与此同时,当年大四的郑瑶进入捷希亚公司实习,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第一份工作遇上第一批中东欧展馆落户宁波,从此郑瑶的职业之路便与中东欧市场同频共振。

 

 

 

 

  从2018年参加首届进博会开始,筹备到运营的每一环节,郑瑶都深度参与其中。

  “很多产品不是很符合中国人的日常使用,比如外国人喝威士忌,但中国人更偏向白酒;外国人会喝冷水,中国人喝茶会更多。”在进博会“大课堂”之上,捷希亚一点点被启发,并于2019年在布拉格成立中捷工作室,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定制产品。

  设计的用心换回市场的热心,每年捷克欧若拉水晶展位总是人头攒动,“透明的黄金”吸引来往客商驻足打卡。

 

 

 

 

  第一年36平方米,隔年翻倍,再到如今的144平方米,展位面积节节升高,这背后是欧若拉对工艺和设计的不断追求。

  “当我们的老客户反馈酒具的壶口设计有点问题,分酒器容易挂壁流出来,造成浪费。我们整个设计师团队就此研究了很久,对壶嘴进行2.0的升级。”每一步的小创新,都离不开日常积累,厚积方能薄发。

  郑瑶所在的团队基本每年都会前往捷克,与设计师、工厂面对面交流,把接触到的中国客户反馈,直接对接给源头设计师。同样捷克设计师在不断翻阅学习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例如图案、纹饰、历史。在这样的碰撞与吸收之中,欧若拉水晶一次次闪耀进博。

  “通过进博会,以及在我们宁波举办的中东欧博览会,很多经销商注意到我们,和我们取得联系,保持密切合作。”郑瑶透露,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下,公司过去一年的营收实现了约20%的增长。

 

 

 

 

  “从新品发布到针对不同的经销商、终端客户,甚至定制化客户,我们准备了全系列的一整套产品。非常希望能够得到中国市场的喜爱。”采访接近尾声,郑瑶对记者认真许下今年的愿望。

  这也是所有参展商的心声。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会,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