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智关强国”在行动丨海关助力全陆基养殖三文鱼成功上市

发布时间:2024-06-14 来源:阿拉甬关

  北欧鲑鱼陆基养殖项目是象山挖掘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更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的代表。宁波海关所属象山海关精准服务,以“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持续释放惠企政策红利,提供专业帮扶指导,助力象山全陆基养殖三文鱼成功上市,为建设“海上牧场”、推动国家级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实体运行添加新动能。

  精准服务助企享惠

  三文鱼享有“水中珍品”的美誉,近年来作为中高端海产品代表的三文鱼在市场上逐渐供不应求。由于三文鱼难以在中低纬度地区存活,一直以来,国内消费者食用的进口三文鱼多为冰鲜或冷冻,品质难以得到保证。三年前,宁波象山县政府引进北欧(中国)鲑鱼RAS陆基养殖项目,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对分批次从冰岛进口的三文鱼卵进行全陆基孵化养殖,最终投入国内市场。

  搭建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模拟大西洋鲑鱼的自然生长环境,需要陆续进口孵化单元、喂食单元、稚鲑单元等三文鱼不同成长时期所需的养殖设备。2021年7月,基地开始动工建设,象山海关靠前服务,开展减免税政策辅导、答疑,帮助企业解决政策适用、归类认定等方面疑难问题,指导企业做好商品归类、单证填报等前序工作,提升设备抵达宁波口岸后的线下审核进度。

  “我们为企业提供提前申报、税款担保、两步申报等便利措施,保障货物第一时间顺利通关。截至今年5月底,已为该项目办理减免税证明45份,所涉货值3.8亿元,为企业减免税款1332.2万元。”象山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倪文睆介绍。

 

 

象山海关关员对进口养殖设备进行监管

 

 

  2022年2月底,在宁波海关动植检处和象山海关指导下,诺帝克水产(宁波)有限公司建成浙江省首个三文鱼卵指定隔离检疫场所,并顺利通过宁波海关进境动物指定隔离检疫场考核。

  象山海关监管二科科长王岗说:“进境的鱼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入正常养殖过程。为支持企业尽快投产,我们对标国际先进防疫、生产设施标准,帮助企业合理设置人员、车辆通道,科学划分办公生活区、隔离区等区域,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专业把关保障成鱼养殖

  2022年3月23日,首批35万粒进口大西洋鲑鱼卵抵达象山。

  诺帝克公司行政总裁沈蕾介绍:“大西洋鲑被誉为‘鱼中至尊’,是三文鱼中品质最优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挪威等附近海域。鱼卵孵化周期在60天左右,孵化结束后便可进入人工养殖阶段。”

  由于这些鱼卵属于进境水生动物遗传物种,容易携带各类动物疫病,风险较高。宁波海关动植检处和象山海关严格做好进境鱼卵检疫审批工作,指导企业规范申报,及时对企业资质、输出国家和产品准入情况、随附单证进行审核。

  在检疫隔离期间,象山海关按照年度国门生物安全监测实施方案,对鱼卵开展抽样送检,重点做好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鲑贫血病毒感染等疫病监测,对检出疫病的作退回或销毁处理,严防动物疫病传入,确保产品安全。

  2022年3月-2024年4月,9批次共284.5万粒三文鱼卵全部进入基地养殖。

  “两年以来,我们对进境的鱼卵开展疫病疫情监测,结果全部合格,为成鱼养殖提供了安全保障。”王岗说。

 

 

象山海关关员对鱼卵进行取样

 

 

  “我们会将鱼卵投放到孵化室进行孵化,每批次鱼卵孵化率都在99%以上。随后,这些孵化的鱼苗会依次进入不同的养殖池内进行分阶段养殖。此次上市的第一批成鱼,经过了约24个月的养殖过程,长势非常良好,最大条重超6公斤。”公司法人欧佛介绍。

  今年4月,首批70吨全陆基养殖三文鱼,成功“游”入国内生鲜市场,预计全年供应量将突破3500吨。根据企业建设计划,总投资10亿元的二期项目已正式动工,三期也在准备阶段。根据公司的养殖规模测算,二期和三期建好后,三文鱼总产能将达到20000吨。

 

 

工人对三文鱼进行屠宰去脏

 

 

  下一步,象山海关将持续推进“智关强国”行动,为企业做好政策答疑和个性化指导,全力保障二期和三期的各类养殖设备顺利通关,并严格做好进境鱼卵的检疫审批和监测工作,助力地方构建三文鱼育苗、养殖、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不断提升象山海洋经济发展能级。

关键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