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糖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经压榨、清净等工艺处理后制成不作直接食用的粗糖。我国允许进口原糖的国家有巴西、古巴、泰国、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等。
检验检疫
原糖进出境时要提前按照检疫要求审核单证:审核报检单证,了解贸易合同(或信用证)条款中有无检疫要求;对进境原糖了解产地疫情,明确检疫重点;对出境原糖了解输入国家或地区的检疫要求。现场检疫时核查货证并查验运输工具和堆放场所,根据货物实际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检查边缘、潮湿和低凹部位等处是否有有害生物,抽样并贴上标签及时送至实验室检验。实验室制备平均样品进行病原菌检查、螨虫分离、昆虫和杂草籽检查后并保存样品。
螨虫分离方法对比
SN/T 1398-2004《进出境原糖检疫规程》和GB/T 1310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中关于螨虫的分离方法不同:
SN/T 1398中螨类的分离和采集需每份平均样品称取100克放入10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600 毫升蒸馏水,加塞震荡约2分钟使原糖完全溶解,将原糖溶液倒入60目和500目标准筛做成的上下套筛中过筛,多次冲洗60目筛的筛上物以便使全部螨类冲下500目筛内,将500目筛内的筛上物彻底冲洗到黑滤纸过滤装置上过滤,溶液滤干后在下面衬一张滤纸吸干多余溶液,在体视显微镜下检查统计螨类;当螨类数量较多难以计数时可将黑滤纸置于熏蒸器内熏蒸2分钟,使螨类不爬动而便于计数(形态饱满、有光泽的为活螨)。
GB/T 13104中是取250克食糖放入1000毫升的锥形瓶中,加入20~25℃的分析实验室用水至瓶的2/3处,用洁净的玻璃棒不断搅拌至充分溶解,补充水至瓶口处而不使水溢出为止,用洁净的玻片盖在瓶口处使玻片与液面接触,静置15分钟左右后取下镜检。
目前实验室多采用标准GB/T 13104的方法进行分离鉴定。
螨虫形态特征
世界上已发现螨虫(mite)有5万多种,仅次于昆虫,螨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广腹亚纲的一类体型微小的动物,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螨虫和蜘蛛同属蛛形纲,成虫有4对足,一对触须,无翅和触角,身体结构有别于昆虫。虫体分为颚体和躯体,颚体由口器和颚基组成,躯体分为足体和末体。螨虫躯体和足上有许多毛,有的毛还非常长。前端有口器,食性多样,如头皮屑等。
螨虫危害
研究发现螨虫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诸如革螨、恙螨、疥螨、蠕螨、粉螨、尘螨和蒲螨等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肤,引起"酒糟鼻"或蠕螨症、过敏症、尿路螨症、肺螨症、肠螨症和疥疮,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污染食品中的螨虫比如甜果螨体型非常小,体长约0.1~0.7毫米,乳白色,肉眼几乎是看不到的,需要借助体视显微镜,据了解体视镜下若观察到活动的椭球形透明的即为螨虫。
检疫处理
实验完全完成后需要保存样品每批次不少于1千克,经登记和经手人签字后置于干燥、防虫、防鼠处妥善保存3个月;若出现不符合评定依据以下内容:中国法定的植物检疫要求、中国与贸易国政府间双边植物检疫协定(协议、备忘录)、中国参加的地区性或国际性植保植检公约规定、输入国家或地区的进境植物检疫要求、贸易合同信用证等订明的植物检疫条款之一的不合格样品,至少保存6个月,以备复验、谈判仲裁,保存期满后须做除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