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 通达欧洲23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2-01-30 来源:央广网

        截至2022年1月29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

        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规模不断扩大,已实现常态化开行、规模化运营。近年来,国铁集团陆续实施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二连、满洲里等口岸站扩能改造工程,对国内通道“卡脖子”区段进行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口岸和通道运输能力;启动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5个城市枢纽节点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建成了7个铁路一级物流基地,为中欧班列贡献了约60%的运量。2016年至2021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长到15183列,年均增长55%;运输货物品类从最初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扩大到汽车配件及整车、化工、机电、粮食、酒类、木材等5万余种;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增长了9倍,在中欧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5%提高到8%。

 

 

 

 

        与此同时,中欧班列的运行品质稳步提升。国铁集团不断加强境内外货源组织,中欧班列重箱率实现稳步增长,综合重箱率由2016年的77.2%提升至2021年的98.1%;通过加强回程货源开发,班列往返开行数量更加均衡,回程班列与去程班列的比例由2016年的50.6%提升至2021年的81.5%;研发投用95306数字口岸系统,通关效率明显提升;在满洲里、霍尔果斯口岸站常态化组织“三列并两列”集并运输,推动协调解决宽轨段运输组织等问题,全程运行时间从24天压缩至最短12天,班列运输效率大幅提高,与其他物流方式相比,极大节省了全程物流费用,促进了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推广应用具有位置追踪和破锁报警功能的电子施封锁,班列全程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增强;设立了中欧班列客户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中欧班列商标使用和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中欧班列的品牌竞争力和信誉度持续增强。

        在巩固和稳定既有入欧主要通道基础上,国铁集团探索开辟了跨里海、波罗的海以及经乌克兰、芬兰等国家的新通道、新径路,推动形成“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网络格局。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世界疫情对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冲击,口岸交接采取特殊作业办法,使中欧班列始终保持安全畅通,积极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源,充分发挥了战略通道作用。中欧班列优先保障国际合作防疫物资运输,实行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做到快装快运、应运尽运,已累计向德国、波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运送防疫物资1362万件,超过10万吨。

 

 

 

 

        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一些不靠海不沿边的城市依托中欧班列,逐步发展为对外开放新高地。中欧班列极大促进了重庆IT、汽车、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转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为成都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郑州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助推义乌实现了从“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向“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成功转型升级。

        中欧班列在源源不断为沿线国家运去中国优质商品的同时,还催生了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产业园区,为当地民众提供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德国杜伊斯堡港因中欧班列的开通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中欧班列的开行还让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站业务量成倍增长,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