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智关强国”在行动|南宁海关高效服务广西冶金特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6-05 来源:南宁海关发布

  南宁海关紧紧围绕“智关强国”行动要求,以针对性服务地方金属冶炼特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有力保障区内有色金属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今年前4个月,广西口岸进口煤、铁、铜、锰等法检大宗矿产品同比增长8%。

  智慧赋能

  2024年5月10日,一艘名为“统治者”号的国际航行船舶装载十余万吨铁矿石靠泊防城港广钢码头,在卸货过程中现场检查关员应用智慧商检模式,通过现场自动化、智能化嵌入式设备对该批铁矿实施全自动化放射性检验、固体废物排查、自动取制样等在线顺势检查,将原需5天左右的通关时长压缩到2天。

 

 

1+1+N”智慧商检进口矿产品应用场景

 

 

  南宁海关结合广西冶炼特色产业实际,将智慧商检建设与企业“智能制造”的信息化需求相结合,为试点企业量身打造“1+1+N”智慧商检进口矿产品应用场景模式,针对性服务冶炼企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在重点防控准入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实现货物无感检验通关,切实解决企业生产原料保障的后顾之忧。

 

 

铁矿石固废快速排查设备

 

 

  今年前4个月,南宁海关应用智慧商检模式监管铁矿700余万吨,为试点企业大幅压缩全流程查验通关时间72.5%,仅一船货物即可为企业节省堆存、物流、码头周转等成本30万元以上,每年可直接节约企业综合成本支出达1亿元。

 

 

自动取制样设备

 

 

  监管优化

  5月10日,在防城港渔澫港区,某国际物流公司申报的一票锌精矿,按照品质检验“依企业申请”新政策实现查验完快速放行。铅矿砂、锌矿砂“依企业申请”品质检验新政的实施,为市场主体和供应链企业发展提供更优环境和更大舞台。

 

 

锌精矿快速放行

 

 

  南宁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先放后检”“依企业申请”等改革政策,动态关注进口货物通关时效及数据变化,帮助企业解决货物运离效率低等问题,激发企业运营活力。

  今年前4个月广西进口铅矿砂、锌矿砂票数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4倍,分别压缩检验通关时长59.7%和56.6%。

  模式创新

  4月26日,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一票完成混配的进境铜精矿成品经海关检验合格准予放行,运往冶炼企业投炉生产。南宁海关近年主动探索进境铜精矿“保税混矿”监管试点,扭转了过去由外方垄断把持铜精矿混矿市场的形势,改变了铜精矿进口前须在国外完成混配才进口的旧格局,转变为先入境后按国家标准和国内企业的生产工艺、原料需求进行定向混配的新模式。

 

 

现场巡查

 

 

  南宁海关持续开展“如我通关”实践活动,为企业量身打造“定制化”便利服务,设立“快速通道”,推行“提前申报”等措施,确保原料矿船舶即靠即卸、即卸即查、不落地卸转,确保流程衔接“零误差”,压缩进口原料矿通关时长50%以上,缩短单批次混矿周期5天。

 

 

保税混矿现场监管

 

 

  今年前4个月,南宁海关检验监管进口铜精矿“保税混矿”同比增长187.9%,位居全国第一,直接为企业节省采购成本超2.4亿元。试点以来,业务年均增幅达到30%以上,实现混矿量突破一百万吨、进口总额突破一百亿元人民币;其中,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货物重量30万吨,同比增长3倍;货值41.57亿元,同比增长2倍,今年1月首次跃居全国82个保税物流中心的第2名,并已连续保持4个月。目前,相关试点企业已成为亚洲最大铜精矿混矿企业。

  下一步,南宁海关将深入推进“如我通关”实践活动,加强智慧商检进口矿产品应用场景的复制推广,持续推进铜精矿“保税混矿”试点工作,结合特色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不断强监管、优服务、促改革、提效能,以“智关强国”行动为广西冶金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关键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