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支撑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也是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的万亿级龙头产业。2022年,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位于宁波前湾新区的多家汽车制造企业的重要供应链相继遇阻,企业遭遇减产、停产的困境。宁波海关所属杭州湾新区海关通过深入开展问外贸企业、问地方政府、问海关自身的“三问”专项行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主动发力,结合地方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开展一系列精准帮扶,助力汽车产业冲破供应链困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全球车企前列。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已有7家子公司、10多个产业链项目落户新区,涵盖生产制造、研发设计、采购销售、人才培养等领域。但是近两年来,该集团下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屡屡受到疫情、国际形势、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短缺”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冲击,整个前湾新区的汽车产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杭州湾新区海关关员为汽车企业办理减免税业务。
“回顾2022年,我们公司的零部件供应链的确遭遇了很大的冲击。近两年受疫情影响造成的进口物流遇阻、国外疫情感染高峰造成的劳动力损失等问题都大大增加了汽车零部件进口的时效和成本。”当时的困境让宁波杭州湾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苏经理现在回想起来也依旧眉头紧锁。
杭州湾新区海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关区内汽车企业调研,在了解到企业有采购中东欧国家零配件的意愿后,迅速组建通关、减免税、原产地、保税加工等多条业务线联合专家组,专项对接企业面临的困难及通关诉求,形成企业需海关支持的通关、减免税、原产地、出境加工等6项事项清单,“一对一”解答落实,并开展全流程通关政策宣贯和业务指导,全力推动问题“动态清零”。针对企业提出的项目落地时间紧、通关时效长、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杭州湾新区海关特别设立 “中东欧通关服务专窗”,并引导企业叠加使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汇总征税”“预约加班”等便利措施,为进口原材料、零部件、整机装备等提供加急通关服务,从而保障汽车产业供应链循环畅通。
此外,为切实提升关区内汽车产业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和自主可控能力,帮助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科技发展与国际竞争制高点,杭州湾新区海关围绕汽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深化“智慧海关”建设,充分发挥海关职能,帮助企业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依托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和“中东欧商品进口通关一件事”,为企业提供政策动态、清关指南、监测预警等信息,帮助企业实时监控风险和及时应对风险,增加快速反应能力,规避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导致的汽车供应链裂化风险。
“感谢海关在我们遇到供应链难题时及时上门送政策、送指导、送服务,帮我们打通了中东欧零配件进口的‘快速通道’,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我们才能顺利解决供应链难题。同时这也成为了前湾新区内其他汽车制造企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一针‘强心剂’,相信在海关的帮助下,2023年前湾新区的汽车产业一定能再创新高!”苏经理说。
据了解,2022年,杭州湾新区海关关区内自中东欧国家进口汽车产业相关产品共1.1亿元,同比增长324.9%。“接下来,杭州湾新区海关将继续紧盯关区内汽车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需求,助力企业补齐产业链短板,强化供应链韧性,畅通物流链,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宁波海关所属杭州湾新区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海关 江舒文 孙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