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途跨山海,共创新未来。日前,记者从徐州市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徐州班列共开行429列,完成全年任务开行目标的107.3%。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无数企业通过这条通道走向国际市场的见证。
风驰电掣的列车循环往返,一个个关于合作发展共赢的故事正在这里上演。从越织越密的线路图,到越来越畅的贸易通道,徐州中欧班列不断“跑”出新纪录。
如何让下一个“400列”更快到来?如何进一步扩大“朋友圈”?
服务的通道越来越顺
2月2日,大年初五,在铜山物流基地,堆场内车辆穿梭不停,营业部集装箱班组副班组长韩昌毅与几名装卸作业人员正在召开工前会,布置装车任务及注意事项。
“对过境班列的每一个集装箱我们都要自己仔细核查,尤其对装运这类大型金属部件的集装箱,我们要箱箱打开检查货物装载加固情况,确保万无一失。”韩昌毅一边检查集装箱一边说道。
这里,被称为江苏省中欧(亚)班列发运“无水港”,为保障国际跨境物流的畅通无阻,每一天都在以紧张而有序的节奏强劲跳动着,连接着世界的脉搏。
奔驰不息的中欧班列,满载的是商品,传递的是机遇。2024年,徐州中欧班列运输进出口货值约10.12亿美元,同比增长52.6%。
对于满载货物的列车而言,行驶在这条通道上并非易事。为提升运营质量和服务能力,徐州市班列公司在维持班列通道畅通、班列开行稳定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
首票!与海关合作推进全国首票中欧班列回程境内段铁路运费及内河运费合并扣减享惠货物落地徐州,为企业降本增效;
首次!开行江苏首趟“一单制”融资出口班列、首列运贸融合“一单制”物权化提单进口班列,赋能“班列+供应链金融”模式;
唯一!在全省班列中唯一实现每月发运冷链集装箱,为冷藏货物的进出口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运输通道;
班期化班列、“一单制”模式、数字班列……一项项创新举措照亮了中欧班列发展的新航程,也为其他国家及地区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之门。
此外,徐州中欧班列持续创新“班列+跨境电商”“班列+保税”“班列+市场采购”等新业务,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提升通关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通过智能化、平台化、数字化建设,徐州不断打造国际班列新亮点、新特色。如今,中欧班列开行规模不断扩大、通道能力持续扩充、运行品质稳步提升,成为亚欧物流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
来回的货品越运越多
1月16日,一列满载着新沂市新凤鸣江苏新拓新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涤纶纤维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铜山站出发,直奔塔什干。
“本趟新凤鸣定制专列,不仅是2025年徐州首列企业定制专列,也是徐州市班列公司在提升国际班列高质量发展和创新中取得的新成效。”徐州市班列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晓晨说,公司将依托徐州区位和产业优势,更好地服务本地企业。
以产业促合作,让中欧班列开得更密,商品运得更多。
中欧班列的繁盛离不开坚实的产业支撑。徐州通过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中欧班列的开通,并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桥梁。为进一步利用这条通道促进更大发展,徐州在产业布局和合作上持续发力。
让更多“徐州造”走出去。徐州中欧班列积极服务本地企业,为徐工、徐轮橡胶、新凤鸣等龙头企业量身定制专列,助力企业“走出去”,为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支持徐州本地货物发运,我们将本地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纳入班期化班列管理。这条生产线是塔吉克斯坦亟需物资,将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班期化班列不仅可以缩短全程运输时间,还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周晓晨补充解释道,“现在微信搜索‘江苏班列’,即可在小程序实现线上订舱。有了数字班列的加持,掌上订舱、全程跟踪,我们的效率可是噌噌往上涨。”
工程机械、橡胶制品、纺织品……越来越多的“徐州制造”搭乘中欧班列走向了欧洲市场。徐州国际班列也不断扩展新品类,电气设备、金属制品等可发运货品已超上百种,专列、零散柜、拼箱等发运方式实现企业类型全覆盖。
把更多“欧洲好物”引进来。除了要强化班列与本地产业的深度连接,将“徐州造”推出去,还需引进更多“欧洲好物”,推动中欧产业融合。
“我们注重运输结构调整,去回程比例调整至近1:1,回程主要运输铝锭等高货值有色金属产品。”周晓晨补充道,“去程方面除服务徐州工程机械、白色家电等货品外,在冷链运输、JSQ型商品车运输、省内汽车整车运输上加大力度,整体运输货值显著提升。”
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互动中,中欧班列让一个个“洼地”变“高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5年,徐州班列公司将进一步优化通道体系,将徐州打造成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物流枢纽,与全球优质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发挥集结集散作用,加强与省部属企业的运贸合作实现共赢,加强徐连业务联动,推动一站式办理服务,更好辐射区域物流集结服务。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月3日,蛇年新春首趟中欧班列从铜山站驶出,经霍尔果斯口岸驶向中亚五国。这不仅仅是一趟旅程的开始,更是徐州国际班列在新的一年扬帆起航、勇攀高峰的庄严宣告!
加速互联互通,让中欧班列越跑越顺、越跑越远。
近十年间,徐州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实现从1到数百列的飞跃;货值从万的起步增长到亿级的突破;从最初的一条铁路线发展成遍布四方的庞大运输网络……
越来越快的中欧班列正成为徐州连接世界、拥抱世界的强劲引擎,引领着徐州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解锁无限可能。
徐州中欧班列通过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等口岸,形成了通达欧亚20多个国家50多个城市的国际运输网络。这些线路不仅连接了中亚五国及俄罗斯、波兰、德国等传统欧洲市场,还开辟了越南等东南亚新通道,逐步实现了“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贯通欧亚大陆的国际运输大动脉。
更加紧密的合作还在继续。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文,支持建设连云港—徐州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致力于构建服务日韩、东南亚与中亚、欧洲间过境中转班列以及长三角、苏皖鲁豫接壤地区等区域班列的“一带一路”双向开放陆海转运枢纽。
根据规划,2025年,总体形成布局完善、功能强大、服务优质、一体联动的连徐班列集结中心,两市中欧(亚)班列到发列数超过1500列/年。到2028年,建成经济高效、服务一流、安全可靠、绿色智能的一体融合连徐班列集结中心,实现中欧(亚)集结中心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全省班列统筹运营下,在徐连两地政府、铁路及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徐州将不断完善中欧(亚)进出口班列线路建设,提升货源的集聚能力,为国际物流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随着连云港—徐州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的创建,徐州正逐步成为“一带一路”上不可或缺的关键枢纽。未来,中欧班列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徐州乃至整个区域向着更高层次的双向开放高地迈进。
连接东西,沟通南北,这条活力澎湃的“钢铁巨龙”,正奔向一个更加开放、繁荣的未来。(图片来源:徐州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