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贸资讯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理解(一)

发布时间:2023-03-02 来源:北京海关

第一章 对几个问题的阐述

  1. 为什么签署《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1.1 数量繁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近几年来,各国采用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数量有明显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生产商生产更加安全和优质的产品。与此同时,日益严重的水、空气和土壤污染,又促使生产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去开发环保型产品。所有这些都导致了管理型政策数量的增多。

  1.2 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精确地估计出由于各国采用不同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影响是很困难的,但是,由此而增加了生产商和出口商成本却是不争的事实。总体来说,翻译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聘请技术专家对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讲解,以及为适应技术法规和标准而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和换代是产品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出口商还需要证明其产品符合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由于上述这些方面的费用很高,导致许多生产商失去了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兴趣。在那些国际标准尚没有做出规定的领域,就可能出现采用本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来保护民族产业的情况。

  1.3 从东京回合的《标准守则》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1947 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以下简称《关贸总协定(1947)》)第3 条、第11 条和第20 条中只对技术法规和标准做了一般性阐述。在关贸总协定期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负责针对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该工作组得出的结论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出口商所面临的最大的非关税壁垒。经过几年的磋商,在东京回合谈判结束之际,32 个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缔约方签署了诸边性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1979)》(以下简称《TBT 协定(1979)》),协定中所提及的《标准守则》对制定、采纳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的原则做出了规定。新的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以下简称《TBT 协定》)加强和明确了东京回合《标准守则》的规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TBT 协定》是世贸组织一揽子协定的一部分。在对《TBT 协定》进行详细阐述之前,首先,应明确“技术性贸易壁垒”、“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定义。

  2. 相关定义

  2.1 《TBT 协定》中所指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技术法规和标准规定了产品的具体特性,诸如产品的大小、形状、图案、功效和性能或者是其在出售之前加注标签和包装的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在某些情况下,某种产品的生产方式会影响到上述几个方面的特性,因此,针对产品生产过程和方式,而不是针对产品特性本身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显得更为合理。《TBT 协定》允许从上述两方面考虑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

  2.2 技术法规和标准之间的不同

  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区别在于对其遵守的程度不同。对标准的遵守是自愿性的,而对技术法规的遵守是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同,不符合技术法规要求的进口产品,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而那些不符合标准的进口产品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但是,如果消费者偏爱与当地标准相一致的产品,比如说纺织品和服装的质量及颜色,那么,那些与当地产品标准不一致的进口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将会受到影响。

  2.3 合格评定程序

  合格评定程序是确认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技术性程序,包括检测、验证、检验和认证等。一般来说,由进口商承担这方面的费用。不透明的和歧视性的合格评定程序会成为保护主义者的有效工具。

  3. 目标

  3.1 保护人类的安全或健康

  绝大多数技术法规和标准是用来保护人类安全或健康的,在这方面可以举出许多例子。国家法规规定机动车内需配备安全带,以便将交通事故的伤亡降到最小;生产插座要考虑防止使用者触电。保护人类安全或健康是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的首要目标,最常见的用于保护人类健康的法规就是要求在香烟标签上标明“吸烟有害健康”。

  3.2 保护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或健康

  保护动物和植物生命或健康的法规也是最常见的,主要包括避免动物和植物种类因水、空气以及土壤污染而灭绝的法规。例如,有些国家规定对于濒临灭绝的鱼种,只有其长到一定的尺寸后才准许捕捞。

  3.3 保护环境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迫使许多政府制定法规来保护环境,相关法规主要包括纸和塑料制品的回收以及汽车尾气排放水平等方面的法规。

  3.4 防止欺诈行为

  绝大多数此类法规主要是通过对标签要求的形式向消费者提供一定的信息来保护消费者。其它法规还包括为防止欺诈行为而规定的分类、说明和包装方面的内容,以及其它一些相关措施,如对尺寸、重量等的要求。

  3.5 其它目标

  制定法规的其它目标包括质量问题、技术协调或促进贸易等。在一些发达国家,针对质量问题制定技术法规的做法非常普遍,例如对蔬菜和水果的大小做出适于销售的规定。一些关于在某些方面统一技术法规的规定已经在像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区这样的经济一体化区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欧盟制定了关于统一通讯和终端设备领域的技术法规。

  4. 各国技术法规的差异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

  4.1 对规模经济造成的损害

  如果一家公司要遵守各个市场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技术要求,就必须对其生产设备进行更换,那么,每一部分的生产成本都会增加,这种外在的障碍对中小企业影响尤甚。

  4.2 合格评定程序所需的费用

  是否符合技术法规需要通过确认。确认的方式可以通过实验室或认证机构进行检测、认证或检验等形式,而费用通常由出口公司承担。

  4.3 获取信息的费用

  主要包括对国外技术法规造成的技术障碍进行评估所需的费用、翻译和发布产品信息的费用以及专家的交通费等。

  4.4 意想不到的费用

  当有新的法规产生时,相对于进口国的公司来说,出口商在调整成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内容来源: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