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宁波海关深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服务“三剂”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宁波海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明确部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宁波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把“智关强国”行动同地方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传统出口特色农食产品丰富优势,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打造海关服务“三剂”,助力特色农食产品海外“淘金”,为乡村振兴贡献海关之“智”。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宁波海关共检验监管出口农食产品1.42万批次,货值46.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0%和10.7%,远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群众就业。

  “增味剂”:立足特色打造出口品牌

  宁波海关立足关区特色,以当季最具代表性农食产品为主,打造出口农食产品“四季四味”品牌,增进民生福祉。品牌创建以来,该关提前谋划、精准服务,从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规则应用、“绿色通道”查检、快速检测放行四方面不断积累势能,全力保障当季农食产品新鲜出海,实现“季季有特色、月月有美食”。

  当前正是“桃”气十足的季节,宁波市松欣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黄桃罐头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一颗颗新鲜采摘、香气四溢的黄桃经过清洗、去核、去皮、预煮、灌装等十几道工序,化身为一瓶瓶优质黄桃罐头,顺着流水线进入最后打包、装箱环节。作为一家老牌食品企业,该公司的黄桃、橘子等罐头产品在海外备受欢迎,远销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宁波海关指派专人给企业详细讲解RCEP原产地规则,推广原产地证书“数据共享+智能审核+自助打印”便利模式,让企业享受更多税率优惠,全力保障美味罐头顺利出海。 

  为帮助关区特色农食产品顺畅出口,宁波海关实施“产季监管+联农助农”组合拳,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服务能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快速查检“绿色通道”,合理规划查检作业、取样送检等环节,确保出口通关“零延时”。目前,宁波已发展形成水产、蜂蜜、茶叶等9个大类的食品产业群,共有出口备案食品企业161家,今年前7个月新增出口备案食品企业10家。 

  “强化剂”:帮助企业建立生产标准 

  走进浙江可耐尔食品有限公司,可以看到加工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将一袋袋翻炒完毕、芳香四溢的绿茶进行一体化包装。 

  “公司平均每个月出口30多个标准集装箱,出口产品以珠茶、眉茶等大宗绿茶为主。我们的产品最注重的是保障出口茶叶的品质,海关指导我们企业按各类标准进行一体化生产,促使我们的茶叶制品在国外市场有更强的竞争力。”该公司生产厂长方海伦说。 

  海关通过调研茶叶产业现状,收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规范,结合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指导企业在基地源头推行标准化管理,从鲜叶开始控制农药、重金属残留量,在加工过程中推行ISO22000标准体系化运行,提升企业风险自主控制能力和茶叶品质,这其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又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性茶叶标准的修订。 

  今年前7个月,宁波关区出口茶叶8.37万吨,同比增长11.13%。 

  “保鲜剂”:对外推荐拓展海外市场 

  根据多双边协议或境外国家(地区)法律法规的要求,全球有约2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种农食产品实施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如何鼓励和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注册的国家范围,也是宁波海关落实“智关强国”行动的关键聚焦点之一。为此,该关从风险分析、定点帮扶、部门联动等多个维度,帮扶一批有实力和市场的企业完成境外注册,从而走出国门。 

  “作为一家宁波本土企业,从来没有做过出口订单,对水产品出口相关政策毫无头绪。海关多次主动上门介绍出口国相关政策要求,指导我们顺利完成了对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对外注册,为出口打下良好基础。”宁波甬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奚忠明说。 

  宁波海关利用自身专业和信息优势,及时追踪国外最新的法律法规变化,收集、翻译和研究出口目标市场国家或地区最新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顺利解决境外官方注册、产品清真认证等关键点。截至目前,该关共向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推荐了103份关区出口食品企业名单。同时,完善对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家的注册信息核对变更,持续支持宁波特色农食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以安促强、以安铸强,宁波海关将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立足监管服务实际和区域发展需求,坚持守正创新、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响应企业诉求,强监管优服务,提升价值、擦亮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8月28日 中国国门时报  刘晓晓 文雨婷 樊东波

关键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