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行李物品监管办法》聚焦旅客通关实际需求,整合6部制定年代相对久远的规章,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进境物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办法》,调整关于进出境物品申报、免税额度、限额、限量等规定内容,新增智慧旅检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海关对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监管,统筹维护国家安全与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筑牢国门安全防线:科学整合监管处置
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调整管理措施及分类标准。增加“维护国家安全”作为立法目的;全面梳理6部规章中涉及书面申报要求的条款,在兼顾公众理解和监管实际的基础上,合理列明进出境书面申报具体项目;合并规范查验措施;科学整合处置措施,设置征税、截留、检疫处理、暂时存放、退回、放弃以及拍卖、变卖、销毁等10类处置方式;将进出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领域的检疫处理有关规定概括为五类情形;归并6部规章中退回、拍卖、变卖、销毁等适用情形。
固化实践成熟经验:申报查验透明规范
将进出境人员委托办理业务的范围由原来的报关纳税手续调整为进出境手续,明确在海关采取查验措施前,进出境人员未按规定完成书面申报手续的,视为未向海关申报;对如何选择“红绿通道”做了进一步明确;重申配合查验义务,海关查验进出境行李物品时,进出境人员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到场,按照海关要求搬移、开拆和重封行李物品,并如实回答海关工作人员的询问;增加主动声明义务,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对于查验过程中易损毁、易造成人身伤害的物品,强调携带人应当在查验前主动声明。
新政释放通关红利:便利通关体验提升
在严格执法基础上,为旅客提供多项便利化措施,如新增电子申报方式,体现智慧旅检创新成果,进出境人员可通过“海关进出境人员指尖服务”填写电子申报数据,减少现场排队时间,提升旅客通关体验。
下一步,海关将深化政策宣贯,优化智慧监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帮助旅客熟悉申报规则。同时,依托智慧海关场景深化应用,不断完善电子申报系统功能,实时监控政策实施效果,为旅客打造更安全、便捷的通关环境。(许斯龙 曾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