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关指南 > 加贸保税

进口海运附加费规范申报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石家庄海关12360

 

 

  在海关稽查中,经常会发现企业漏报海运附加费这类问题。虽然多数情况下海运附加费涉及到的金额和税款都不大,但很容易被企业忽视漏报,以致其因此受到行政处罚,影响企业形象和信用等级。

  海运是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的生命线。《中国港口运行分析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世界海运市场总运力达23.4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我国外贸海运量已占全球海运量的30.1%,较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海运附加费,原本是为了弥补运输过程中的额外成本,但现实中却变得复杂多样。规范申报不仅有助于企业合规经营,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那么,这些费用该如何申报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什么是海运附加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海运货物运输附加费的概念。由于船舶、货物、港口、汇率变化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承运人可能会增加航运成本。为了弥补这些损失,承运人会收取各种额外费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海运附加费”。

  二、常见海运附加费种类

  常见的海运附加费包括燃油附加费、货币贬值附加费、旺季附加费、低硫燃油附加费等。每种附加费都有其特定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式。例如,燃油附加费通常是根据国际油价的波动而调整,以弥补船运公司因油价上涨而增加的成本;低硫燃油附加费则是为了弥补因船舶在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使用低硫燃油而产生的额外费用。

  比较常见的需要申报的海运附加费有以下几种:

  (1)燃油附加费(简称BAF或FAF)

  (2)货币贬值附加费(简称CAF)

  (3)应急燃油附加费(简称EAS)

  (4)滞期费(Demurrages)

  (5)低硫燃油附加费(简称LSS)等。

  值得注意的是

  附加费种类、名目繁多,而且会伴随运输情况改变取消或制订新的附加费,甚至不同的附加费名目,实际指向同一种费用。例如低硫燃油附加费(LSS),还被称作全球船舶燃料回收附加费、减硫排放燃油处理费、低硫绿色复苏费等10多种名目。

 

 

 

 

  三、如何判断海运运输及其相关费用是否应计入完税价格?

  关键在于三个条件:

  与运输有关、计算至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由买方实际支付或应当支付。此外,“起卸前”是区分各项费用是否需要申报的重要节点。

  四、如何规范申报海运附加费?

 

 

 

 

  海关稽查提示

  报关申报时能够确定相关附加费费用明细的,在报关单“杂费”一栏向海关如实申报。

  五、企业发现漏报海运附加费该如何解决?

  海关稽查提示

  企业应主动向海关申报,以避免承担法律责任风险。

  (一)在通关环节,发现漏报海运附加费情况,如果尚未取得船公司提供的运费清单,可以在金额明确后向海关补充申报。

  (二)在海关未发现前,主动收集相关证明资料向海关主动披露并更改相关价格申报内容,补缴相应税款。目前,进出口企业、单位主动披露工作由海关稽查部门承担,当进出口企业、单位自查发现相关情况,应向海关提交《主动披露报告》,由稽查部门对《主动披露报告》进行核实和认定。

  六、典型案例

  案例一:

  某企业漏报低硫燃油附加费被处罚

  2023年5月C海关对某企业开展稽查,发现该企业2021年6月11日至2023年4月28日期间进口旧汽车起动机、旧汽车发电机存在漏报低硫燃油附加费情况。经计核,漏缴税款共计13573.7元。该企业进口货物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影响国家税款征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其行为构成违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C海关对该企业科处罚款。

  案例二:

  某企业向海关主动披露涉税违规行为免于处罚

  某企业于2024年4月向C海关提交《主动披露报告》,就其在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进口货物漏报低硫燃油附加费和货币贬值附加费违规情况申请主动披露,自查预估漏缴税款1020.6元并申请按海关规定补缴相应税款。根据《海关总署关于处理主动披露违规行为有关事项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27号)第一条规定,该行为属于自涉税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六个月以内向海关主动披露且漏缴税款在人民币 100 万元以下的涉税违规行为。经C海关核实和认定后,对该企业免于行政处罚。

  政策红利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海关总署2023年10月发布了《海关总署关于处理主动披露违规行为有关事项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27号)扩大了主动披露量限范围,在此基础上2024年7月又发布了《海关总署关于处理高级认证企业主动披露违规行为有关事项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87号),进一步扩大高级认证企业主动披露适用范围,提升容错空间,充分释放高含金量的政策红利。

  海关主动披露是一项容错机制。进出口企业、单位自查发现其进出口活动存在少缴、漏缴税款或者其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情况,主动向海关书面报告并接受海关处理,海关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作为一项惠企政策,主动披露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自查自纠、守法便利通道,允许主动纠错,鼓励自愿合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