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梅山海关,请船员们按名单排序,摘下安全帽,依次到设备前接受测温。”近日,入境船舶“詝春”轮靠泊宁波舟山港梅东集装箱码头2号泊位后,宁波海关所属梅山海关关员通过智慧检疫设备在办公室对进境船员进行远程医学巡查、体温监测等检疫查验工作,全过程用时约30分钟,较现场登临检疫时间压缩近50%。这一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船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卫生检疫体验,同时为海关关员创造了更加高效、安全的作业环境。
从过去的“人等船”到现在使用智慧检疫设备,入境船舶“即到即检”,既能满足检疫监管要求,又压缩了检疫时长。这一转变不仅节省了双方时间,还减少了人员接触,降低了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宁波海关的便利措施提高了船舶在泊效率及泊位周转使用率,为宁波舟山港带来直接效益,也间接提升了港口吸引力。”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通过优化检疫流程,宁波舟山港的运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吸引更多的船舶停靠,进一步巩固了“世界一流强港”的地位。
除了使用新型远程检疫方式,宁波海关还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心打造了一个“AI智囊团”——卫生检疫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一线检疫工作装上了智慧“大脑”。该平台在建立之初,通过梳理分析宁波口岸既往10余万艘次船舶检疫历史数据,建立了以机器学习算法为基础的“随机森林模型”,可计算并自动生成每艘船舶风险评分与等级,为一线关员提供处置指导。这一智慧平台的投入使用,使得海关关员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高风险船舶,从而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
截至2025年4月中旬,宁波口岸共有7500余艘次船舶接受平台风险评估,平台日均发送10多条预警信息。通过远程检疫、同步作业等多种便利化监管措施,宁波海关助力进境集装箱船舶非生产性作业时间同比减少0.54小时,持续提升港口竞争“硬核”实力。
通过科技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宁波海关构建全链条、全天候、全方位的智慧船舶检疫能力体系,全面提升宁波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智慧化、精准化和便利化水平,提升码头吞吐能力,显著增强了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应宇梦 席海洋)